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莊佩蓁醫師
無論是年輕人運動後腰痛,還是阿公阿嬤早晨起床不小心「閃到腰」,下背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約90%的下背痛找不到特定原因,多數與日常姿勢或活動導致肌肉緊繃有關,常在50-55歲時發作,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增加,女性相較於男性比較常見,高達30%的人在6個月內不會緩解,25%的患者會在1-2年復發,但大部分經過中醫治療會好轉。
【 定義 】
下背痛就是肋骨下緣至臀部之間的背痛,常以疼痛時間做區分,分成 急性(0-4週)、亞急性(4-12週)、慢性(超過12週)下背痛,適當休息與醫療介入可以縮短病程,超過3個月的腰痛通常需要更詳細的檢查與病史追問,找出脊椎或是內臟相關的疾病。
【 常見原因 】
▪︎ 感染性相關,如:硬脊膜上膿瘍。
▪︎ 發炎性相關,如:僵直性脊椎炎。
▪︎ 腫瘤相關,如: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 臨床症狀 】
常見為由腰部向下擴散至臀部、大腿、腳跟的疼痛,可能伴隨肌肉痙攣,咳嗽、解便、彎腰後加劇,甚至感覺遲鈍麻木,影響生活品質,依病因與疼痛持續時間每人嚴重程度不一。
▴ 疼痛超過4週未改善,或伴隨發燒、體重快速減輕、夜間疼痛,或是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這就是很危急的症狀,要儘速就醫檢查找原因。
【 預防與治療 】
・中醫門診可以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