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公告
  • 承恩中醫診所
  •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醫療專欄
Medical Column


資料共有 39 筆, 每頁顯示 10 筆,共有 4

婦科
...

經前症候群

承恩中醫診所  李彥禛中醫師 【 定義 】 好發於20-40歲女性,於月經週期前5-10天出現身體不適、情緒起伏等生理及心理症狀,且通常症狀會在月經來潮後逐漸緩解,多數在月經來潮後一週內完全消失。若患者的心理症狀已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則稱作 經前不悅症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 【 成因 】 目前尚無明確的致病機轉 主要可能與 黃體素、雌激素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等內分泌失調 有關。 可能加重經前不適症狀的其他影響因子如: ꕤ 攝取過量脂肪 ꕤ 精緻糖類 ꕤ 維他命B6缺乏 ꕤ 壓力 ꕤ 失眠 ꕤ 環境影響⋯等 【 可能影響因子 】 月經不規則 服用荷爾蒙藥物 高壓的工作或家庭環境 抽煙、喝酒 缺乏運動 生活作息紊亂,常熬夜 飲食不均衡,喜吃烤炸辣、重口味、甜食 曾經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史 曾經或目前有憂鬱症、焦慮症等身心症史 母親或姐妹也有類似經前不適症狀 【 臨床表現 】  生 理  胸部脹痛、下腹悶痛、頭痛頭暈、噁心、肢體疼痛、痘痘變多、失眠、倦怠、食慾改變等。  心 理  焦慮、憂鬱、易怒、坐立難安、無法集中注意力等。 【 改善方法 】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抽煙、喝酒,並養成運動習慣 飲食調整:避免過度攝取甜食等精緻糖類,因精緻糖會加大血糖起伏變化,對情緒及症狀造成影響。 另外也要避免高油、高鹹及生冷食物。 營養補充:適量補充鈣、鎂、維他命B6。 放 鬆:藉由冥想吐納、精油按摩、拉筋伸展幫助自己放鬆。 症狀記錄:記錄每個月經週期的症狀變化及發作時間, 能幫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 如果症狀無法有效緩解甚至越來越嚴重,可以尋求中醫的治療 藉由  中藥 、 針灸 、 耳珠 、 穴位敷貼 、 精油  等方法,減輕不適感並降低發生頻率 【 穴位按摩 】 每個穴位以拇指腹輕揉按壓至有痠脹感,一次約10分鐘 【 放鬆身心的瑜伽體式 】 嬰兒式 放鬆腰背、手臂和肩膀,調節焦慮,改善失眠 推薦醫師 李彥禛 醫師

發佈日期2025/01/09
特別項目
...

什麼是喬骨盆?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莊嘉豪中醫師 骨盆及脊椎是我們人體的中軸骨,由許多的肌肉及韌帶固定,長時間久站或久坐、缺乏運動、不正確的運動姿勢或劇烈撞擊等都會造成骨盆結構不正,進而導致諸多不適。 我們藉著工具及傷科手法,調整骨盆周圍肌肉韌帶張力、矯正骨盆角度就稱為「喬骨盆」。 ☑︎腰痠腰痛 ☑︎假胯寬 ☑︎腰腿部循環不佳 ☑︎自覺骨盆凸出⋯等問題,都可以藉著「喬骨盆」來得到療效。  【為什麼都特別強調產婦呢?】  懷孕期間媽媽會分泌鬆弛素,目的是為了將關節韌帶鬆弛以利寶寶長大及通過產道,而懷孕期間的運動量減少,除了造成肌肉量下降、循環代謝變差,更會造成關節不穩固。在胎兒漸漸變大的過程中,雙腳需外開走路,可能導致髖關節外翻,臀部兩側大轉子外凸等使骨盆結構改變。 產後半年內是喬骨盆的黃金期,主要是由於鬆弛素會在半年左右消退,不過,若產後超過半年才尋求治療,仍會有一定程度的效果,請別擔心。 但若有明顯的症狀,如腰痠、骨盆痠痛、恥骨痠痛、尾椎痠痛、下肢麻或痠軟無力、漏尿,則建議盡量在產後半年內,積極進行中醫喬骨盆治療。  【一定要產後才能喬骨盆嗎?】  其實不論有無生育都可以喬骨盆喔。 未生產過的女性,若因長期姿勢不良、工作久坐、彎腰搬重物、盤腿打坐、熱愛騎長途自行車、熱愛深蹲,而有下背痛、骨盆痠痛的困擾、甚至假胯寬等,只要覺得自己有骨盆凸出的問題,就可請中醫師評估檢查是否需進行喬骨盆治療。  【喬骨盆可以減肥嗎?】  喬骨盆無法減肥喔!它只能讓你的骨盆恢復到原本的位置,並不會減少脂肪,但倒是可以加速水腫代謝消除。 有些人喬骨盆後變瘦,是因為自行配合運動來訓練骨盆周圍的肌肉,讓肌肉更緊實,而不是單純依賴整骨。  【坐太久屁股變大,喬骨盆可瘦屁股?】  如前一個問題,久坐不單純是骨盆結構的問題,而是骨盆周圍肌群與核心無力造成的,所以喬骨盆無法治本,除了治療矯正外,建議加強骨盆運動,增加核心肌群的力量。  【骨盆喬回去之後,就不會再跑掉了?】  骨盆結構改變不僅發生在產後,姿勢不良也會造成骨盆位移,若平常沒有維持良好的姿勢習慣,依然喜歡盤腿、翹腳、久坐、三七步,都會導致骨盆再度位移。  【我們能幫忙什麼?】   手法治療 :運用AMCT整脊脈衝槍及中醫整骨手法,讓骨盆回到對稱的結構位置。  針灸治療 :透過針灸的體內調節,除了調整將骨盆不對稱的力線,也可以促進產後鬆弛的骨盆肌群及腹肌收縮,來達到骨盆緊縮的效果。  中藥調理 :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可使肌肉豐盈,四肢健壯。產後因氣血流失、肌力下降,可用中藥增進肌肉強健、促進氣血調養。  配合運動 :強化核心肌群穩固骨盆及脊椎曲線以增進療效。 推薦醫師 莊嘉豪 醫師

發佈日期2025/01/06
針灸傷科
...

腰部椎間盤突出

承恩中醫診所 楊政勳醫師 【 什麼是椎間盤?】 椎間盤是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的柔軟而具有彈性的軟組織,會在椎體之間發揮避震的效果,可以吸收上下椎體的壓力,幫助脊椎彎曲時,不會摩擦或磨損。 【 何謂椎間盤突出?】 脊椎瞬間或是長期受到壓力,導致椎間盤前後的韌帶受傷,無法穩定關節、保護椎間盤在正確的位置,椎間盤就會移位突出,而且會變得脆弱、失去彈性,椎間盤的空間也可能因此變得狹窄。 如果椎間盤破裂、變形,甚至移位,就會壓迫到附近的脊髓或脊神經,產生相對應的症狀。 【 為什麼會椎間盤突出?】 提重物 姿勢不良 施力錯誤 外力撞擊(滑倒、摔倒) 退化性疾病 骨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 先天性異常 脊椎側彎 第四到第五腰椎,以及第五腰椎到第一薦椎,是腰椎中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因此損傷、退化的機率會較高,發生椎間盤突出的機率會比較大。 現在隨著3C產品的使用時間增加,不良姿勢會加速椎間盤的退化,頸椎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好發族群常在45歲以上。 【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 常見的為腰部疼痛,疼痛可能會延伸至臀部、腿部、腳底,甚至會有麻木、感覺異常、無力感,打噴嚏、咳嗽,或做一些特定動作會誘發症狀,使得症狀加劇。 頸椎椎間盤突出會影響到上半身,包括肩頸、膏肓痠痛,痛感甚至會延伸到手臂。 通常躺下會比較舒服。 人會向健康側傾斜。 深部肌腱反射減弱。 【 急性期的中醫治療 】 急性發作時,為中醫的「不通則痛」,局部的氣血不通暢,容易引起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  中 藥  急性期會先以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為主要治療目標,在中藥上會開立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藥物  針 灸  同時配合針灸疼痛處所經過的經絡穴道來加強循環 如:膽經的環跳、陽陵泉,膀胱經的委中、承山  傷科手法  我們也能透過推拿緩解因疼痛,或勞動而緊繃的腰部肌群 整復手法來減輕因椎間盤突出產生的椎間壓力,緩解神經的壓迫症狀 【 緩解期的中醫治療 】 在緩解期時,中醫認為腰部跟「腎」有關,長期的腰部反覆出力、勞動,容易引起腎氣的虛衰,同時,腎氣的衰弱,也會使得腰部的結構不穩定  中 藥  緩解期透過開立補腎、壯筋骨的中藥加強腎的功能,使得腰部的結構能趨向穩定  針 灸  同時配合針灸補充腎氣的穴位,如:命門、腎俞、太谿...等  灸 療  診所特別設置的灸療床會根據患者的身長,在床底的相對應處☀點燃艾灸,透過ꕤ艾草溫通的效果來薰蒸患者的脊椎,來補充身體的陽氣,能夠改善脊椎、督脈的循環,在緩解期時能透過灸療,改善腰部的不適、鞏固腎氣的功能 推薦醫師 楊政勳 醫師

發佈日期2024/12/26
婦科
...

經痛衛教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程瀠萱醫師 經痛是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常經歷的小困擾,通常表現為腹部的不舒服或脹痛,讓人不勝其煩 不過別擔心,了解經痛的原因和一些簡單的緩解方法,能幫助妳輕鬆度過這段時間 【 什麼是經痛? 】 經痛是指在月經期間或月經前後,出現下腹部的痙攣性或間歇性疼痛,甚至持續鈍痛。 有些女性會感到背部或大腿部的劇烈疼痛,並可能伴隨疲勞、頭痛、噁心、嘔吐、腹瀉、腹脹及情緒不穩等症狀。 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臉色蒼白、冷汗或昏厥等情形。 【 經痛的分類 】 原發性痛經 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其原因可能與前列腺素濃度增高有關,通常在月經初潮後開始。 次發性痛經 由於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所引起,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腫瘤、子宮或子宮頸的先天異常、骨盆腔發炎或避孕器具的使用等。 【 西醫如何治療經痛? 】 以緩解症狀為主,如熱敷、飲用熱飲或洗熱水澡等方法來減輕疼痛 原發性痛經 可使用止痛藥(如前列腺素拮抗劑),或透過使用避孕藥來改變月經週期,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 次發性痛經 雖然止痛藥可減輕症狀,但最重要的是尋找並處理引起痛經的根本原因。 【 中醫如何治療經痛? 】 「針對個人體質」氣、血、寒、熱... 加上「順應女性月經週期變化」 來制定適合個人的處方是中醫特有的調經方式  中 藥  中醫師會參酌: ꕤ 月經來潮週期 ꕤ 月經量 ꕤ 行經天數 ꕤ 其他月經症狀等 進行評估處方,以達到: ✿ 順應女性荷爾蒙週期變化 ✿ 強化卵巢機能表現 ✿ 幫助月經順暢 ✿ 減少經期不舒服症狀 搭配針灸、灸療、穴位敷貼來加強及鞏固療效 【 如何預防經痛? 】 減少鹽分攝取:月經前或初期,由於荷爾蒙的變化,體內水分滯留,容易引起腫脹和不適,此時應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 適量食用巧克力、紅豆、優酪乳或牛奶,有助於緩解經痛。同時,保持飲食充足,避免節食,以免加重經前症狀。 攝取富含鐵質與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和深綠色蔬菜,對於改善經痛有幫助。 冰品、冷飲可退冰後再食用 保持足夠的休息與睡眠;勤換衛生棉,保持私密部位清潔;每天淋浴。 記錄月經時間:幾個月後可以更準確地了解自己的生理週期,減少不必要的焦慮。 進行輕度運動:如深呼吸、散步、快走等,可幫助減輕痛經症狀。 四物湯和黑糖水只能緩解虛性痛經,實痛經反而會上火 【 緩解經痛的穴位 】 用拇指指腹分別揉撚穴位5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宜 【 減輕經痛的體操 】 束角式 漸進式伸展骨盆、髖關節以及大腿內側肌肉,增加骨盆內血液循環,放鬆腹部肌肉及臟器,減緩經痛,同時也可以把脊椎拉回身體正確位置上,減輕腰痛及坐骨神經痛 貓 式 強化腹腔的血液循環,讓經血更加順暢排出,以達到舒緩經痛的作用   腹式呼吸法 有助於緩解腹部不適 【 食療法 】 推薦醫師 程瀠萱 醫師 周子雅 醫師 林芳華 醫師 張祐甄 醫師 陳苡涵 醫師 施穎 醫師 許芳綺 醫師 莊佩蓁 醫師 李彥禛 醫師 吳孟穎 醫師

發佈日期2024/12/13
特別項目
...

落髮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許芳綺醫師 【怎麼樣算是異常落髮】 人們每天都會掉髮,若平均一天掉超過100根頭髮則屬不正常落髮。 【造成落髮的原因】 造成落髮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遺傳(雄性禿)、缺鐵性貧血、缺乏營養、內分泌失調、生產後、壓力、自體免疫疾病、脂漏性皮膚炎、頭癬、不適當的美髮與護髮、化療、COVID-19確診、打疫苗…等,患者可以至皮膚科就診,找出自己落髮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中醫能如何幫助落髮的病人呢?】 健康的頭髮來自於血液的濡養 氣血充足且順暢 才能將營養向上帶至頭皮 中  藥 醫師會根據不同體質給予適合的中藥,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證型: 肝腎虧損型:更年期女性大多屬於此類,常伴隨有頭暈、心悸、失眠、盜汗等症狀,治法宜滋補肝腎、養血祛風 氣血兩虛型:產後、久病或營養障礙落髮多,屬於此種證型,患者可能會很疲憊、全身無力、臉色蒼白,治法宜補益氣血 濕熱上蒸型:雄性禿或脂漏性皮膚炎造成的落髮多為此種證型,患者頭皮較油、搔癢,可能伴隨有易怒、口苦、脈弦滑,治法宜清熱除濕   頭皮針灸 可以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進行頭皮養髮,並且可以放鬆頭皮,有改善睡眠、頭痛等療效 【日常保養】 睡眠充足、注意紓壓及保持運動習慣 均衡飲食且營養充足,少吃油炸類與高脂肪食物 在洗頭前先用梳齒較圓滑的梳子將頭髮梳順  並輕柔地將打結的部分解開 定期修剪頭髮 勿過度燙髮、染髮 戒菸 推薦醫師 許芳綺 醫師 李侑修 醫師

發佈日期2024/10/21
特別項目
...

中醫針藥有效治療眼科疾病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莊嘉豪中醫師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使用3C產品過度,有些老年人才有的眼睛疾病,已提早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部分眼科疾病,較輕的如眼睛疲勞、飛蚊、乾眼、流淚症(流眼淚),嚴重者如近視、老花眼、青光眼、黃斑部病變、過敏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紅眼睛、眼睛癢)、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在中醫治療都很有成效,究竟中醫怎麼治療眼睛呢?   《黃帝內經》記載「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強調眼睛的疾病跟全身體質息息相關。 北宋時期,中醫眼科已成為獨立專科;現代醫學發現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也會引發血管性的視網膜病變,造成視力受損。把五臟六腑顧好,眼睛就跟著一起好了。   哪些人適合中醫眼科? 包括青光眼、飛蚊症、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萎縮等西醫難以處理的眼病,長期用眼以致眼睛乾澀、紅腫點眼藥水無效,以及眼睛模糊疲勞,服用健康食品無改善等。 眼病可分為眼表面及眼內部 眼表面如乾眼、眼癢、角膜炎及淚水過多等 眼內部如飛蚊症、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等。   中醫怎麼治療眼睛呢? 中醫運用藥物調通肝脾腎,搭配丸劑增進眼底循環。 同時也使用眼眶內針灸,藉由特製針具,經眼眶、眼底刺激局部的神經及氣血循環的方式,達到治療眼病的效果。 ✦ 眼睛是靈魂之窗,使用3C產品的同時,增加光源、保持距離都能減輕眼睛的壓力。 ✦ 看診請務必找具有合格醫師證書的醫師診療,切勿輕信來源不明之醫療行為。 本文章刊登於中華日報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 推薦醫師 莊嘉豪 醫師 李侑修 醫師

發佈日期2024/10/04
特別項目
...

F.A.C.E.美顏針與顏面神經失調

 F.A.C.E.美顏針最初是針對顏面神經失調患者所研發的  F.A.C.E.美顏針是使用比頭髮還細的細針,去刺激臉部的肌肉、筋膜、經絡、經筋、皮部,達到恢復皮下的血液循環、放鬆筋膜,針對無力的肌肉加強收縮,而對於過緊繃的肌肉進行放鬆,根據手法的不同來做調整。 臨床上能把握黃金期積極治療的患者,施針美顏針後,患側臉部常顯得更放鬆自然,嘴角呈現微笑上揚的弧度,比起一般傳統針灸所需承受的疼痛感,美顏針所使用的細針疼痛感極低,甚至沒什麼感覺,更容易被接受,對於顏麻後遺症也有更顯著的效果。 【 顏面神經失調介紹 】 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痺,稱貝爾氏麻痺( Bell's palsy),多半是因病毒感染顏面神經造成神經發炎,產生顏面肌肉無力的狀況。好發季節為冬春交際,病人會突然出現「眼歪嘴斜」的情形,時常被誤認為中風。 常見顏面神經麻痺症狀為: 一側臉無力癱瘓下垂 無法閉上一隻眼睛,導致眼睛乾燥流淚 嘴巴閉不起來,流口水或進食喝湯時從嘴角流出 微笑時,無力患側的嘴角無法上揚 眼睛向上看時,患側抬頭紋消失 伸舌時易向健側偏移 【 顏面神經麻痺治療 】  西 醫  治療方式是在急性期給予類固醇,若有皰疹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藥治療;也可以服用維生素B群幫助神經修復。  中 醫  治療方式為把握發病後的三個月黃金期,針對不同原因引發的顏面神經失調,配合服用相對應的中藥來調節氣血循環,再加上積極針灸治療可以大幅提高治癒率,減緩後遺症造成生活上的不適。 推薦閱讀:顏面神經麻痺的注意事項與運動方法 推薦醫師 施穎 醫師 許芳綺 醫師 陳苡涵 醫師

發佈日期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