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公告
  • ✿ 三伏貼 ✿ 冬病夏治 ✿ 三伏貼的介紹與注意事項
  • 【清冠一號門診|清冠一號哪裡買?】承恩中醫持續為您提供清冠一號!
  •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5月起門診表
  • 承恩中醫診所
  •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防疫專區

05 6月, 2025

換季慎防流感新冠 中醫調養打好底子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莊嘉豪中醫師

近期隨著天氣變化,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流感也同時大流行,診間出現大量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的病患,不少人甚至合併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面對這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高峰,我們必須提高警覺,隨時做好 ⛧ 勤洗手、戴口罩 等自我保護防範措施。

目前在西醫的治療上,針對病毒型感冒多為對症處理,例如使用退燒藥、止咳藥、抗組織胺等方式來緩解不適。唯有確定是流感或新冠病毒,才會視情況給予抗病毒藥物

病毒性的感冒多半需要靠自身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因此「調養身體、提升免疫」才是根本之道,而這也是中醫的強項

中醫認為外感疾病多由風寒、風熱入侵,加上正氣不足無法排邪。治療上不只是讓患者「比較舒服」,更注重加強元氣、協助排邪,幫助身體更快痊癒、減少後續咳嗽遷延或虛弱易病的狀況

許多患者在接受 ꕤ 中藥與針灸治療 後,不僅恢復更快,整體體質也更加穩固

 在這段呼吸道疾病高峰期,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 

  • 勤洗手、盡量減少摸眼口鼻。
  • 出入診所、捷運、賣場等共同空間,務必配戴口罩。
  • 有感冒症狀應盡快就醫,避免傳染他人。

面對病毒威脅,中西醫各有治療專長,但中醫在這場防疫戰中,絕對能成為大家身體健康的堅強後盾!

mail本文章刊登於中華日報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專欄

推薦醫師

其他相關文章
防疫專區
...

什麼?這些疑難雜症可能是長新冠後遺症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李侑修醫師 一般大眾對於新冠肺炎的痊癒與否,都聚焦在呼吸道症狀的有無。 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會侵犯人體內含有ACE2、CTSL與TMPRSS2受體的器官,其中包含肺臟、心臟、迴腸、眼睛、肝臟、胰臟、膀胱、腎臟、腦部、攝護腺與睪丸、胎盤(如下圖)。 言下之意,新冠病毒可能潛伏在肺臟以外的其它器官裡。 從中醫觀點來看,《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而臟腑的虛損會讓邪氣更易入侵,進一步新冠病毒潛伏其中,臨床透過問診與把脈位點得知人體全息,判斷病毒潛伏的器官。 從2019年新冠病毒開始流行累積的門診經驗中,常聽到月經期間確診後造成經期紊亂的女性。其他醫學研究指出,部分男性在確診新冠後會造成憂鬱與性功能低下。 門診有些患者自述四年來快篩陰性未確診過新冠的患者,主訴失眠與精神不佳,把脈腦部濕黏滯,透過開立祛濕中藥,服用一周後失眠改善,經匹茲堡睡眠品質評估量表(PSQI),後測與前測分數有進步,進一步治療至痊癒。   個人比較特殊的案例: 患者於去年首次確診新冠後視力開始模糊,二確後模糊加重,一年多來至眼科透過現代儀器檢查均未發現異常,經治療未改善而至本院就診,把脈濕黏滯熱,判斷為新冠病毒潛伏體內波及眼睛。 開立祛濕熱中藥(甘露消毒丹與木防己湯加減)搭配防疫飲藥液包 輔以眼針治療 經兩周共四次的治療後患者眼睛霧感明顯改善,目前持續治療數月後清晰度已恢復8成,後續治療眼睛乾澀的情形。   新冠病毒屬於中醫邪氣中的「濕邪」範疇,而「濕性纏綿」就是它流行四年多的原因 中醫治療透過服用科學中藥祛濕與搭配防疫飲提升免疫力 而長新冠後遺症治療通常治療2-3個月可痊癒,而痊癒的關鍵在於患者生活習慣的調整。 養成喝溫水的習慣 避免食用濕氣重的水果 戒除喝低於體溫的常溫水及飲料(常溫與冰的都需避免) 以上三點可避免體內濕氣增加,加速長新冠的康復及避免復發。 *註:本院防疫飲並非清冠一號,本院防疫飲可於確診前、中、後可服用。   推薦醫師 李侑修 醫師 陳靖允 醫師

發佈日期26 12月, 2023
防疫專區
...

新冠後遺症,中醫有解方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陳靖允醫師   疫情雖已逐漸趨緩,每日仍有數以萬計的人確診,除了急性期的線上照護,門診也越來越常出現解隔離後的患者。 雖然Omicron病毒株約有99%患者是輕症甚至無症狀,急性期緩解之後,仍有許多人感到不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約百分之20的患者,會有持續2個月以上的殘留症狀,即「長期新冠肺炎」,簡稱「長新冠」。也就是說,從新冠疫情康復的成人中,每5人中至少1人會有「長新冠」症狀,至於65歲以上成人比例更高,則是每4人就1人。 新冠病毒藉由與細胞表面的受體(ACE2)結合進入器官細胞,包括神經系統、呼吸道、心血管、腸胃道都可能受到病毒的侵襲及破壞,造成後遺症的發生。   Omicron病毒的侵襲,屬於傳統中醫學「瘟病」的範疇。 急性期誘發的免疫反應,中醫稱之為正邪相爭,常會化火引起喉嚨痛、發燒等現象,此時用清冠一號等配方清熱解毒,可以有效迅速緩解症狀,減少病毒侵入及複製。然而,急性期緩解後,如何清理戰場,才是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解隔離後,大部份患者身上仍帶有少量病毒和輕微發炎,也就是中醫所提到的「餘邪未盡」,因而出現許多像疲倦、乾咳、喉嚨癢、皮膚癢、便秘腹瀉;嚴重的則會有腦霧、心悸胸悶、活動喘促等症狀。   多數患者身體狀況尚可,邪氣入侵不深,藉由藥物(例如:柴胡桂枝湯)的輔助,可以將其由表透出,迅速緩解症狀。 若是原本體質較弱,或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感染初期免疫反應不強,症狀輕微,反而在解隔離後症狀加重,持續不癒,表示病毒邪氣已侵入較深的臟腑。 臨床上常觀察到,脾胃與肺部對於水分的代謝出現異常,造成很多患者反映喉嚨有東西卡住,時不時咳一下,排便軟散,這些都是痰濕停滯在臟腑引起的症狀,常用二陳湯、平胃散的加減方來處理這個核心問題。 當然,有很多需要再微調的地方,比方說,若是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患者,發炎反應會特別明顯,身體的津液容易被燒乾,出現乾咳痰不易出、便秘等症狀,此時除了化痰外,像麥門冬湯、天門冬等補水滋潤的藥物就需要加入,才能更好地發揮治療效果。 有一些患者,平常體質虛弱,感染後耗盡了身體的能量,心肺氣特別虛弱,胸悶氣短,疲倦欲眠,適時地加入黃耆、黨參、當歸等補氣血的藥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新冠的後遺症根據各人體質不同,種類繁多,需要盡早處理,中醫藥的介入,可以祛除病邪,提升臟腑的功能,對於想盡快恢復日常生活的患者,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推薦醫師 陳靖允 醫師

發佈日期26 4月, 2024
防疫專區
...

什麼是腸病毒?從西醫與中醫角度看腸病毒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李長鴻中醫師 腸病毒(Enterovirus)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包括克沙奇病毒(Coxsackie 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71型(EV71)等。它主要透過飛沫、糞口途徑傳染,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特別在春末至夏季高峰期。  初期症狀  ▪︎ 輕微發燒   ▪︎ 食慾不振 ▪︎ 疲倦嗜睡   ▪︎ 喉嚨痛  典型臨床表現  ▪︎ 手足口病:手掌、腳掌、膝蓋、臀部等部位出現紅疹或水泡。 ▪︎ 口腔潰瘍:位於舌頭、頰黏膜、口腔後側,造成吞嚥困難與拒食。 ▪︎ 疱疹性咽峽炎:咽喉紅腫疼痛,有小水泡。 ▪︎ 有些個案還會出現嘔吐、腹瀉、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  可能併發症  ▪︎ 腦炎、腦膜炎(尤其腸病毒71型) ▪︎ 口肺水腫、心肌炎 ▪︎ 急性無力性麻痺(類似小兒麻痺症狀) ⛧ 就醫警訊 ⛧  若孩子出現以下症狀,應立即送醫 ‼︎ ⛧ 持續高燒超過48小時 ⛧ 精神不佳、嗜睡、手腳冰冷 ⛧ 嘔吐、抽搐、呼吸急促 ⛧ 肢體無力、步態不穩  西醫診斷與處理方式  以臨床症狀為主,可透過PCR檢測確認病毒型別。 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退燒、補水、舒緩疼痛、預防併發症為原則。  中醫的觀點與角色  中醫將腸病毒視為「時邪、溫病」的一種,病機常見「 濕熱內蘊、熱毒熾盛、氣陰兩傷 」等,依體質與病程辨證論治。不僅能幫助退燒與改善口破疹癢,也能調整孩子體質、預防反覆感染。 ⛧ 中醫醫案分享 ⛧ 小宇,3歲男童,發燒兩日、食慾不振、口腔潰瘍明顯、手掌紅疹。診視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辨為「濕熱內蘊型」。以銀翹散合導赤散加味,退燒後第二天口腔潰瘍縮小、能進食,第三天疹子漸淡,症狀大幅緩解,家長滿意度高。 ・中藥方請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治療 【 中醫如何分型腸病毒?從體質與病機看見關鍵 】 中醫治療腸病毒,講求「辨證論治」,也就是依據每位孩子的體質、發病階段、主要症狀來判斷病機,再做個別化調理。以下是臨床常見的四大證型,各有其形成原因與治療重點。 濕熱內蘊型(腸病毒初期最常見) 這是腸病毒最常見的初期表現。病毒入侵之後,正值夏季暑濕之氣旺盛,外濕侵襲體內,加上孩子脾胃功能尚未成熟,濕氣容易停留不化,鬱而化熱。 ▪︎ 表現為:發燒、出疹、口破、舌紅苔黃膩、大便黏膩不爽⋯等症狀。 ▪︎ 這類型的孩子體內有熱、有濕,常常同時出現皮膚與消化道症狀。 熱毒熾盛型(病情較急劇者) 若體內正氣不足,或感染的是較強毒性的腸病毒71型,可能迅速發展為高熱、喉腫口破、煩躁不安、舌質紅絳等表現。 這表示體內已經積聚大量毒邪,並快速傷津耗液。此時需 ⛧ 特別留意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的風險。 氣陰兩傷型(恢復期常見) 當孩子經過一段高熱、嘔吐或腹瀉後,體內正氣、津液受損,常出現倦怠、口乾、食慾不振、舌紅少苔等氣陰兩虛的表現。 這階段雖然急性發燒已過,但恢復期若未適當調養,容易拖延康復或留下體虛體質。 脾虛濕困型(反覆感染體質) 有些孩子平時體質偏虛,容易反覆感冒、感染病毒。這類型的孩子常見面色萎黃、食慾差、大便偏軟、舌苔白膩,顯示脾胃功能不足,濕氣內生。 脾虛難以運化水濕,成為病毒留連的「溫床」,導致容易反覆感染,甚至症狀不明顯但持續低燒、精神差。 【 中醫怎麼治療腸病毒?從清熱解毒到體質調養 】 中醫治療腸病毒,強調「辨證施治、內外兼顧」,不只針對發燒、疹子、口破等表徵,更著眼於孩子的體質、免疫力與康復過程。以下為四大治療面向:  針灸治療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對於腸病毒的急性期與恢復期,針灸能夠幫助調節免疫功能、退熱止痛、穩定神經系統。 尤其在病童不適合大量服藥的情況下,針灸可做為安全、有效的輔助治療。  常用穴位  ▪︎ 合谷、大椎、曲池:清熱解表、退熱 ▪︎ 足三里、脾俞:健脾化濕、增強免疫。 ▪︎ 外關、內關:調節體溫、穩定自律神經。  治療頻率  ▪︎ 急性期:每週3-5次,有需要者每日一次。 ▪︎ 康復期:每週1-2次,調整體質、預防復發。  中藥治療  依證加減,調整體內環境  根據不同證型選用中藥,是中醫治療腸病毒的核心: ▪︎ 濕熱內蘊型:可選用銀翹散合導赤散加減,針對發燒、口破、疹子等症狀。 ▪︎ 熱毒熾盛型:使用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飲等,針對高熱、喉腫、舌紅絳等。 ▪︎ 氣陰兩傷型:使用生脈散、沙參麥冬湯,補氣養陰、助康復。 ▪︎ 脾虛濕困型:選用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改善食慾差、易反覆感染的體質。 ・中藥方請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治療  灸療治療  扶正祛邪、調養脾胃 對於腸病毒康復期與體虛型孩子,艾灸是一種安全、無侵入性的方法,能提升孩子自身免疫力、改善腸胃功能、減少反覆感染機率。  適用階段  ▪︎ 急性期後,進入體虛、食慾差、易疲倦、手腳冰冷、腹瀉或便溏階段時特別適合。  常用灸位  ▪︎ 足三里、中脘、氣海、關元:健脾和胃、補氣固表、助陽益腎。  灸療方式  ▪︎ 一般以艾條灸為主,每次15~20分鐘,每週2~3次為宜,由專業中醫師操作或教導家長在家安全施灸。 ▪︎ 優點:兒童多能接受、操作溫和,尤其適合不敢針、不方便服藥的孩子使用。  治療週期  急性處理+調理體質 中醫治療可分兩階段: ▪︎ 急性期(3~7天):以清熱解毒、退燒止痛為主。 ▪︎ 康復期/調理期(2~4週):強化脾胃功能、調整免疫力、預防復發。 ꕤ  針灸  ꕤ  灸療  ꕤ  中藥  併用效果較佳,需依實際病況彈性調整治療次數與時間。  日常飲食與保健  讓身體回歸平衡  飲食建議  ▪︎ 急性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如白米粥、蓮子粥、紅蘿蔔湯等,避免辛辣、油炸與甜食。 ▪︎ 康復期:可加入山藥、小米、薏仁等健脾補氣食材,協助體力恢復。  生活保健  ▪︎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過度活動與日曬。 ▪︎ 室內通風、手部清潔,預防交叉感染。 ▪︎ 熱退後仍需觀察3~5天,避免太快恢復上學或群聚活動。 【 家長常問的5個腸病毒問題 Q&A 】  1. 腸病毒的潛伏期多久? 腸病毒的潛伏期大約是3到7天。在此期間孩子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已具有傳染力,尤其在發病前1~2天與發病後1週內最容易傳染給他人。  2. 康復通常需要多久? 多數腸病毒屬於自限性疾病,輕症約5~7天可恢復,但若有口腔潰瘍、水泡,完全癒合可能需10天左右。中醫介入治療可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與後遺虛症,如:食慾不振、疲倦等。  3. 康復後會不會復發? 同一型腸病毒感染過後會產生抗體,但不同型別的腸病毒超過60種,因此可能「不同型別再次感染」。此外,若孩子體質虛弱、脾胃功能差,也可能在恢復期反覆低燒或復發類似症狀。這時候中醫的體質調理可以有效預防「舊病未癒、新病再來」。  4. 傳染期多久?什麼時候可以返校? 腸病毒具高度傳染性,發病後7天內傳染力最強,糞便中病毒可持續排出達3~8週。  台灣衛福部建議  ▪︎ 發病後至少在家休息7日。 ▪︎ 無發燒、無口破水泡、精神狀況恢復良好。 ▪︎ 校前務必與老師/園方溝通,遵守各校防疫規定。  5. 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 急性期:避免燥熱食物,如:油炸、麻辣、甜食、堅硬難咀嚼的食物,以免刺激口破。 ▪︎ 康復期:鼓勵溫和補益、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山藥粥、紅棗湯、小米粥等。 ▪︎ 避免讓孩子過早吃冰、喝冷飲,以免導致脾胃虛寒,增加復發風險。 如果您有孩子曾經反覆感染腸病毒、康復後仍感疲倦或食慾差,中醫調理不僅能緩解症狀,也能從根本調整體質,提升抵抗力。 推薦醫師 李長鴻 醫師

發佈日期20 6月, 2025
防疫專區
...

【清冠一號門診|清冠一號哪裡買?】承恩中醫持續為您提供清冠一號!

隨著疫情再度升溫,我們診所持續提供中藥清冠一號(清冠一號科學中藥),為大家在呼吸道健康、防疫調理與康復期支持上,提供中醫專業的照護選擇。 清冠一號為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於疫情期間開發的複方中藥,經衛福部核准使用,廣泛應用於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的改善與調理。具體效用包括: 緩解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 改善呼吸道不適 幫助身體調整體質、提升免疫力  溫馨提醒: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需由合格中醫師評估體質與症狀後開立,請勿自行購買或服用。 如有需求,歡迎來電預約診療或洽詢相關資訊,我們將繼續秉持專業與關懷的態度,為您的健康把關。  立即預約看診  【承恩總院】 LINE線上預約: @551eitcl 電話: 06-2202022 【承恩大橋】 LINE線上預約: @529kvsjo 電話: 06-3022000 【承恩和緯】 LINE線上預約: @338inecg 電話: 06-2823222 清冠一號常見Q&A ♦ 小孩子服用清冠一號的劑量?  小孩子可以服用清冠一號,劑量需「依體重調整」,請由醫師診斷說明。 ♦ 服用清冠一號,出現了腹瀉,該如何處理? 若正在飲用水果、冷飲(如:冰牛奶、冰咖啡、冰紅茶)、冰品...等性質屬於寒涼的飲食,都需要先暫停。 以溫熱的開水送服「清冠一號」餐後服用。 服用完清冠一號,可以沖或泡個熱水澡,讓身體微微出汗。 若經過以上作法,仍有腹瀉情況,請諮詢醫師。 ♦ 清冠一號的藥材有哪一些?有什麼功效呢? 當人體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後,會需要加強防護以減少病毒入侵、消滅已入侵的病毒、祛除發炎理產物,還需要注意體能的維護,當這些作用都兼顧之後,才利於痊癒。 「清冠一號」權共有十味藥材,分別是:魚腥草、板藍根、黃苓、桑葉、薄荷、荊芥、防風、全瓜簍、厚朴與炙甘草。其功效即是順應痊癒條件來進行組合配伍,可分為四大類: 抗病毒:魚腥草、板藍根、黃苓 增加呼吸道防護、減少病毒入侵:桑葉、薄荷、荊芥、防風 祛除病理產物(如:發炎液、痰液):全瓜簍、厚朴 調節其他各味藥物、維護體能:炙甘草 ♦ 服用清冠一號,可以同時服用西藥嗎? 中藥與西藥的作用機轉不同,為了避免在胃酸的作用下,產生中西藥的化學反應,請將清冠一號與西藥間隔一小時服用(可在西藥服用前或後一小時服用清冠一號);兩者都有服用,並不會造成藥劑過量的危險。若能由醫師針對身體狀況與所有西藥,再做實際調整,會更為完善。 ♦ 肝功能異常,是否可以服用清冠一號? 清冠一號中的藥物,在目前醫學文獻中,對於肝功能均沒有副作用;其中的黃芩、桑葉、薄荷有幫助肝臟機能修復的作用。因此肝功能異常的患者,是可以服用清冠一號的。 目前,常使用來協助肝臟解毒作用的西藥為Silymarin,若同時服用西藥(降血脂藥、治B、C肝炎病毒藥物),請記得與中藥(清冠一號)間隔一小時以上。 提醒:肝功能異常有許多原因,應該先找到原因之後,再來治療,而非盲目地服用藥物;更重要的是,需要清淡的飲食與充份的休息,讓肝功能得到自然修復。 ♦ 一定要新冠肺炎,才能夠使用「臺灣清冠一號」嗎? 不一定。「臺灣清冠一號」核准的適應症為「外感時疫」,傳統中醫學所說的「外感時疫」,即是現在的「流行性傳染性疾病」,「新冠肺炎」即為外感時疫之一種。只要中醫師診斷民眾的症狀,符合「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就可以開立處方,不一定要等到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才能開立清冠一號。 但是,基於新冠肺炎的治療資源與藥物有限,為了能充分運用到需要的民眾身上,還是希望中醫師在仔細診察後,再開立清冠一號的處方。若國內疫情攀升,「清冠一號」需求大於供應時,則「清冠一號」應優先供應確診者在治療期間使用。 ♦ 想請問清冠一號可以用在一般感冒時飲用嗎? 不建議;因為感冒的種類與樣態也有不同,可直接諮詢專業中醫師,就患者實際的症狀表現,再決定是否可服用清冠一號。 觀看更多清冠一號Q&A

發佈日期26 5月, 2025
防疫專區
...

行走的肺炎 - 黴漿菌感染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陳靖允醫師 「醫師,我和小孩已經咳嗽快一個月了,怎麼都不會好?」 近日氣候變化大,加上口罩解禁的人數越來越多,各種病毒細菌感染紛紛出籠,呼吸道的症狀尤其明顯!其中特別是黴漿菌的感染,容易反覆出現症狀,帶來困擾! 黴漿菌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傳染力很強,主要經由唾液飛沫進行傳染,臨床常見全家輪流感染發病,只要和患者近距離接觸,就有60%-90%的感染機率。 而且感染後並沒有免疫保護能力,之後還可以發生重覆感染。 症狀從咽炎、氣管炎到肺炎都會出現。和一般印象不同,感染在肺部時,即使X光檢查看起來很嚴重,病人仍能行動自如,所以又被稱為「行走的肺炎」! 這個特點也反應在臨床的表現上,反覆久咳、乾咳痰不易出是最常見的症狀,患者的肺部脈象常有出現類似水飲的滑黏感,而非一般乾咳無痰的細澀數脈,這表示痰飲可能黏著在肺泡或細支氣管,因而較不易咳出,造成類似燥咳的假象,干擾臨床判斷。 因此在治療時常需用小柴胡湯搭配五苓散解核心的病機,當然可以適時的加入透邪的蟬蛻、僵蠶;潤肺的桔梗、蘆根、杏仁;化痰的栝蔞實、蘇子;益氣養陰的黃耆、北沙參等藥,可以讓邪氣透發更順暢,達到復原的目標! 治療的過程中,避免生冷或過度甜膩的飲食,有助於飲邪的排除。 後續的調養更可以讓身體恢復平衡的狀態,提升對於病原體的免疫能力。 推薦醫師 陳靖允 醫師

發佈日期03 1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