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公告
  •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3~5月門診表
  • 承恩中醫診所
  •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皮膚科

11 12月, 2023

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健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許芳綺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健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搔癢的皮膚發炎性疾病,病人常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影響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環境控制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注意居家環境的整潔;由於細菌和黴菌是造成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因子之一,可以藉由清潔來減少室內的細菌和黴菌。
  • 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類,一般會在睡覺時發作,病人在夜間會覺得特別的癢。因此要減少接觸或使用毛毯、地毯,可使用防塵蟎的床墊套、被套、枕頭套,寢具和窗簾要定期清洗。

溫度控制

  • 夏季氣候悶熱、潮濕,汗水會刺激皮膚,因此要減少病人在太陽下運動流汗的機會,流汗時用毛巾將汗擦乾,在室內宜開冷氣,減少悶熱。
  • 冬季時氣候較乾燥,會使皮膚更加乾燥、龜裂,要更加重視皮膚的保濕。

生活習慣

  • 禁止穿著易引起搔癢的衣料(如毛衣),建議穿著棉質衣物。
  • 不宜過度清潔,不宜使用肥皂,洗澡時水溫不宜過熱,盡量不要泡澡,且洗完澡後3分鐘內要記得塗抹滋潤保濕的溫和潤膚產品。
  • 不要經常用指甲搔抓皮膚。
  • 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勿日夜顛倒,勿晚睡。
  •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過度焦慮。

飲食習慣

  • 飲食方面盡量避免烤、炸、辣或添加過多調味料的食物,少喝冷飲、少吃冰品

參考資料: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及衛教指引手冊2020年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手冊

推薦醫師

其他相關文章
皮膚科
...

冬季搔癢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許芳綺醫師 【 案例 】 70歲黃先生一到了冬天便皮膚搔癢難耐,嚴重的時候會抓到皮膚起紅疹、破皮,故至承恩和緯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許芳綺門診求醫。 許醫師診察後發現黃先生的皮膚偏乾、粗糙、脫屑,經四診合參診斷為血虛風燥,因此開立了滋陰潤燥、止癢的科學中藥與外用紫雲膏,並囑咐黃先生別再泡熱水澡,加強皮膚保溼,以輕拍方式代替指甲抓癢,經過治療後,黃先生的紅疹搔癢消失,皮膚也變好了。 【 為什麼有些人在冬天會容易皮膚搔癢呢? 】 因為冬天的氣溫比較低,使得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同時,汗腺與皮脂腺分泌減少,使得皮膚會變得乾燥、龜裂、搔癢,若是過度抓癢,會產生紅疹與皮屑,要是抓出傷口還會有感染的風險,不可不慎。 【 搭配中醫口服藥與外用藥膏,可緩解冬季癢的症狀 】 中醫會根據病人的皮膚表現與體質來開立適合的中藥,常見的證型有:  血虛風燥型 :常見於老年人或體虛之人,症見皮膚乾燥、紅疹、抓痕,夜間癢甚,治宜養血消風,潤燥止癢。  風寒束表型 :常見於陽氣不足之人,症見全身搔癢,小腿前區域最為明顯,皮膚乾燥,上面有鱗屑,溫暖的時候搔癢便會減輕,治宜散寒祛風,和營止癢。 此外,外用紫雲膏可滋潤、修復肌膚,與口服藥合併使用效果更佳。 【 冬季癢的日常保健 】 除了吃藥外,日常保健也很重要,能預防與改善冬季搔癢。 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洗澡水溫不過熱,不可用毛巾或搓澡球大力搓洗肌膚。 盡量使用溫和、無香料的沐浴乳,少用肥皂。 加強皮膚保濕:洗澡後五分鐘內要趕快塗乳液保濕;建議使用凡士林或溫和不含香料的乳液塗抹皮膚,並時常補擦。 使用暖氣時注意濕度,暖氣會使室內的溼氣下降,可在室內放置一杯水或濕毛巾,來幫助室內溼度的提升。 推薦醫師 許芳綺 醫師 施穎 醫師 李長鴻 醫師 莊嘉豪 醫師 莊佩蓁 醫師 張永慶 醫師 鄭達駿 醫師 吳孟穎 醫師 李彥禛 醫師 楊政勳 醫師 張祐甄 醫師 陳苡涵 醫師 林芳華 醫師 周子雅 醫師 程瀠萱 醫師

發佈日期13 2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