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公告
  •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3~5月門診表
  • 承恩中醫診所
  •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內科

05 11月, 2024

冬季溫灸


【 冬季溫灸 】

✦ 冬季三九貼•新選擇 ✦
✦ 夏季三伏貼•冬季做溫灸 ✦

✿ 溫灸建議時間 ✿
✧ 一九:12/21~12/29
✧ 二九:12/30~1/7
✧ 三九:1/8~1/16

時至冬至是一年中
日照時間最短的時候
人體也正值
最寒冷•陰陽交接 的重要時刻

溫灸治療

可以在人體需要「溫養陽氣」的時候,在脊椎的特定穴位上「使用高品質艾柱做溫灸治療」

人體陽氣足了,精神、體力會有明顯改善

臨床上對於呼吸道疾病、腸胃道疾病、婦科、脊椎問題、體虛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溫灸適應症

  •  呼吸道疾病 

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氣喘.反覆感冒

  •  腸胃疾病 

急慢性腹瀉.脹氣.便秘.腹中冷痛.消化不良

  •  婦科疾病 

白帶.不孕.痛經.月經不調

  •  下背痛 

脊椎受傷.筋骨僵硬.反覆性腰傷

  •  體虛 

免疫力下降.免疫力失調.手足冰冷.怕冷怕風.頭暈.疲憊倦怠.虛寒體質.寒性疾病

 

heart歡迎詢問您看診的醫師,請記得先預約,以免久候哦heart


其他相關文章
內科
...

失眠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林芳華中醫師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失眠成了相當普遍的困擾,長期失眠對工作、健康和生活品質都會帶來負面影響,讓我們來了解何謂失眠,並用正確的態度與方法來面對。 【 失眠定義 】 失眠是睡眠週期的質與量受到干擾而出現: ꕤ 夜間難以入睡(超過30分鐘) ꕤ 睡眠中斷頻繁醒來(次數超過2次或超過30分鐘還無法再入睡) ꕤ 清晨比預定時間早醒且醒來後難以再睡 伴隨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煩躁、憂鬱等情緒改變情形,症狀持續數天或數週,但少於三個月,屬於短期失眠; 若一週內有三天以上出現上述失眠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即為慢性失眠,短期失眠多能找到誘發原因,如突如其來的壓力事件;慢性失眠通常原因較複雜。 【 失眠成因 】  心理因素  心情太興奮或憂鬱、工作焦慮、過度擔心睡眠的減少及失眠的後果等。  環境因素  溫度過高或過低、環境中噪音、光線太亮、蚊子叮咬等。  刺激性食物  咖啡、茶、可樂、香菸。  不良習慣  白天過度長時間的補眠、習慣在床上從事其他活動如:看電視、進食等。  生理時鐘的改變  輪班工作、旅行中的時差。  生理因素  · 精神疾病,如: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其他睡眠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症。 · 疼痛性的疾病,如:頭痛、胃痛、關節痛等。 · 心肺疾病、甲狀腺亢進、夜間頻尿或停經等。  藥物因素  利尿劑、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 【 中醫觀點 】 《靈樞·大惑論》:「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 中醫認為睡眠與陰陽平衡有關,當身體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導致陽不入陰,心神被擾而出現失眠的症狀。 失眠的中醫治療,臨床上會依照患者的症狀表現,辨別主要失調的臟腑虛實,藉由  內服中藥 、 針灸 、 耳穴貼壓  等方法,調整臟腑的氣血陰陽,進而改善睡眠狀態。 【 非藥物治療 】 生活作息要規律:保持規律而固定的就寢及起床時間。 睡前不吸菸、不喝酒或含咖啡因之物質,如:茶葉、咖啡、可樂等。 避免夜間頻尿而起床上廁所,影響到睡眠,最好晚餐後少喝水及飲料。 佈置良好的睡眠環境,隔絕光線、抑制噪音、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 睡前宜做溫和及放鬆身心之活動,如:泡溫水澡、聽輕柔的音樂、冥想,切忌睡前做劇烈活動。 不在床上做睡覺以外的事,如:滑手機、看書、看電視或吃東西、思考事情。 若躺床30分鐘仍無睡意,即須起床離開床舖及房間,聽舒眠音樂及看些放鬆的電視節目,待有睡意時再回房間躺床。 失眠的治療,醫師會透過了解患者生活上、睡眠上各個成分做分析,確認造成睡眠問題的原因,藉由失眠原因的排除,配合個體化辨別身體失衡臟腑,給予相應的中醫治療,加上飲食、生活習慣、認知行為等非藥物的調整,大多能獲得改善。 若有失眠症狀的困擾,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診斷,良好的睡眠除了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同時也進行細胞修復代謝、平衡身體的免疫機能,增加抗病力。 推薦醫師 林芳華 醫師 陳靖允 醫師 李侑修 醫師 張祐甄 醫師 陳苡涵 醫師 周子雅 醫師 程瀠萱 醫師 朱恩立 醫師 楊政勳 醫師 李彥禛 醫師 吳孟穎 醫師 顏士展 醫師 莊嘉豪 醫師 李長鴻 醫師 施穎 醫師 莊佩蓁 醫師 張永慶 醫師 鄭達駿 醫師

發佈日期06 2月, 2025
內科
...

三伏貼介紹及注意事項

2024年建議三伏貼時間 初伏:7/15-7/24 中伏:7/25-8/13 末伏:8/14-8/23   三伏天為民間節氣小暑到立秋中三個天氣最熱的日子,即「初伏」、「中伏」與「末伏」。 這段期間,自然界天氣炎熱,也是人體陽氣旺盛、最具抵抗力的時候,此時透過三伏貼可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本院三伏貼採改良式配方,大幅降低貼敷後皮膚紅疹搔癢機率,利用溫陽祛寒之中藥製作成藥餅,在患有呼吸道及過敏性疾病患者身上的特定穴位進行敷貼治療,激發人體陽氣,調整臟腑功能,改善體質,以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三伏貼灸療適應症 兒童及大人。 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慢性肺炎等疾病。 過敏性體質、類風濕性或風濕性關節炎、肺氣虛弱、體質虛寒、異位性皮膚炎等。 腸胃虛寒功能不佳、食欲不振、腹部冷感。 三伏貼禁忌 皮膚破損或水泡。 當日有感冒、發燒、咽喉發炎、肺部感染或正值氣喘發作。 孕婦與兩歲以下的嬰兒慎用或禁用。   三伏貼照護 療程於每年三伏天期間貼敷3次,每次間隔7-10天,連續貼敷3年。 成人敷貼時間4~6小時,兒童1~2小時,依個人的耐受度及反應而有所不同。   敷貼部位注意事項 敷貼前局部清潔,敷貼後皮膚若有些微搔癢或燒灼感屬於正常反應。 若敷貼期間有皮膚過敏反應、皮膚搔癢、潮紅難忍、皮膚起水泡等,應立即停止敷貼並建議塗抹紫雲膏。 當出現水泡時應注意保護皮膚,避免因抓破水泡導致感染。 灸療膏布取下後1~2小時才可洗澡,宜溫水澡,忌沖冷水。   飲食宜忌 敷貼期間應忌食生冷食物,如冰淇淋、汽水、啤酒等;忌食涼性水果蔬菜,如西瓜、椰子汁、葡萄柚、水梨、白蘿蔔、竹筍、白菜等。   居家活動 平常適量的運動,如慢跑、舞蹈、打球、瑜珈、太極拳、游泳、爬山等。   小叮嚀 為使三伏貼達充足敷貼時間及避免貼敷過長,請儘量於白天就診。 可依病情及體質配合中藥或針灸治療、食膳養生、宜規律生活起居,進而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作,且縮短治療時程。 (註:Youtube影片為2023年拍攝,2024年敷貼時間請參考以下日期) 2024年建議三伏貼時間 初伏:7/15-7/24 中伏:7/25-8/13 末伏:8/14-8/23   ♡三伏貼請先電話預約 或LINE官方線上客服預約♡ 承恩中醫診所 電話預約:06-2202022 台南市南區夏林路7-2號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電話預約:06-3022000 台南市永康區東橋一路157號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電話預約:06-2823222 台南市北區和緯路二段368號

發佈日期02 7月, 2024
內科
...

感冒為什麼要看中醫?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顏士展中醫師 在診間常常遇到患者說:「醫生,我上週感冒了,先去看了西醫,症狀改善了,但還有點咳.....」 有非常多患者不知道感冒第一時間也可看中醫,一致都會覺得先把症狀壓下來,再來看中醫,在診間很難花時間好好解釋,所以今天好好來寫。 中醫其實是看急性傳染病開始的,從漢代的傷寒論,到近代的溫病等等,都是在討論急性傳染病的治療。 所以中醫當然可以看感冒!只是思維不太一樣。 西醫治療通常以抗菌,消炎,症狀改善為主,而中醫除了這些思想以外,還會加上固護人體的正氣,也許可以類比成,免疫系統的穩定。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症狀改善不就好了嗎?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需要被教育的,常常急著改善症狀的患者, 沒有把他的疾病病程走完,比如留下肺部深部的痰排不出,或是演變成慢性咳嗽。 更有甚者,變成潛伏的邪氣,中醫稱之為『伏邪』。 而且這些伏邪,又常常是產生一些疑難雜症的病因。這些都會跟免疫系統的失衡有關。 所以當您有感冒症狀時,不妨先看看中醫,好好的了解, 我是不是常常反覆的感冒,又遺留的一些症狀呢? 是否有花時間好好地傾聽身體,而不是急著壓下症狀,繼續趕著工作或為家庭忙碌呢? 前陣子有位23歲年輕男性患者,從事水電工作,感冒喉嚨痛,吃了一個月的抗生素,雖然症狀上看起來都是必要的治療,但一個月後因為產生抗藥性,胃腸道驗出艱難梭狀桿菌,產生持續的腹瀉,需要用後線的萬古黴素治療。 來看診後開立一些清理胃腸道,顧護正氣,調節免疫的中藥,一個月後就改善了精神體力。之後建議他持續調養一到兩個月。  寫這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要善待身體,抗生素等藥物必要時還是可以使用,但感冒症狀常常反覆發生,就要考慮是否是伏邪,而不是一味的壓下症狀喔! 推薦醫師 顏士展 醫師

發佈日期28 3月, 2024
內科
...

中醫教你如何健胃消脹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李長鴻中醫師 【 人為何會腸胃脹氣? 】 脹氣的形成大多與脾胃氣機不暢有關,脾主升清,胃主降,一升一降,使體內氣機運行順暢,若是脾胃虛弱,脾之清陽不升,胃之濁陰不降,就會導致氣機阻塞,因而產生脹氣。 除了脾胃本身的功能失調外,壓力及情志因素所導致的氣機逆亂,升降不利,亦會加重脹氣的症狀,因此治療上也需要從疏肝理氣,調暢氣機著手。 【 胃腸脹氣的類型有哪些? 】  氣滯型  此種類型偏向腸胃平滑肌無法適當收縮,導致氣體留置在體內,造成腹脹,此時可以使用厚朴、陳皮等中藥治療。  濕阻型  因飲食偏向喜愛甜食、喝冰飲,此種食物容易導致濕氣停滯而消化不良,因此造成腹脹,此時可以使用蒼朮、茵陳蒿等中藥治療。  食滯型  因暴飲暴食、或是食用油炸食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過量,導致消化速度變慢,因此造成腹脹,此時可以使用神麴、山楂等中藥治療。  脾虛型  因為身體虛弱、疲倦,或是天生消化能力較差,導致消化速度較慢,因此造成腹脹,此時可以使用山藥、白朮等中藥治療。  情志型  指肝氣犯胃,胃失和降,常見胃脘、脅肋脹滿疼痛,脹感連及肋骨,心煩易怒,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味。 ・中藥方請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治療 【 生活保健 】 少吃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 ☒ 如碳酸飲料、麵包、蛋糕等甜食,乳製品及豆製品。 ☒ 含大量澱粉的地瓜、芋頭、馬鈴薯等根莖類。 ☒ 此外,高油脂及炸物比較難以消化,容易因停留在腸道時間長而使較多氣體產生。 飲食習慣 應細嚼慢嚥,避免邊吃飯邊說話,用餐時保持心情平穩,盡量不要邊處理公事邊用餐。 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晚餐不宜過飽,最好能在八點之前用餐完畢。 適度運動 可幫助腸道蠕動,也可以紓解壓力,減少由壓力產生的脹氣不適。 推薦醫師 李長鴻 醫師 顏士展 醫師 施穎 醫師 許芳綺 醫師 莊嘉豪 醫師 莊佩蓁 醫師 張永慶 醫師 鄭達駿 醫師 陳靖允 醫師 李侑修 醫師 林芳華 醫師 程瀠萱 醫師 周子雅 醫師 吳孟穎 醫師 李彥禛 醫師 楊政勳 醫師

發佈日期05 2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