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健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許芳綺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健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搔癢的皮膚發炎性疾病,病人常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影響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環境控制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注意居家環境的整潔;由於細菌和黴菌是造成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因子之一,可以藉由清潔來減少室內的細菌和黴菌。 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類,一般會在睡覺時發作,病人在夜間會覺得特別的癢。因此要減少接觸或使用毛毯、地毯,可使用防塵蟎的床墊套、被套、枕頭套,寢具和窗簾要定期清洗。 溫度控制 夏季氣候悶熱、潮濕,汗水會刺激皮膚,因此要減少病人在太陽下運動流汗的機會,流汗時用毛巾將汗擦乾,在室內宜開冷氣,減少悶熱。 冬季時氣候較乾燥,會使皮膚更加乾燥、龜裂,要更加重視皮膚的保濕。 生活習慣 禁止穿著易引起搔癢的衣料(如毛衣),建議穿著棉質衣物。 不宜過度清潔,不宜使用肥皂,洗澡時水溫不宜過熱,盡量不要泡澡,且洗完澡後3分鐘內要記得塗抹滋潤保濕的溫和潤膚產品。 不要經常用指甲搔抓皮膚。 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勿日夜顛倒,勿晚睡。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過度焦慮。 飲食習慣 飲食方面盡量避免烤、炸、辣或添加過多調味料的食物,少喝冷飲、少吃冰品 參考資料: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及衛教指引手冊、2020年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診療共識手冊 推薦醫師 許芳綺 醫師 施穎 醫師 莊佩蓁 醫師 李彥禛 醫師 吳孟穎 醫師 楊政勳 醫師 張祐甄 醫師 陳苡涵 醫師 林芳華 醫師 程瀠萱 醫師